• 期刊首页
  • 关于本所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学界动态
  • 学术要闻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  • 研究所概况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邮政投稿
  • 在线投稿

通知文件Notice

  • 童道明:阅读、创作都与...
  • 理查德•弗兰纳根获布克...
  • 毕飞宇与诺奖得主勒•...
  • 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
  • 文学评奖为何屡遭争议?-...
  • 刘文飞研究员在俄荣获“...
  • 《契诃夫戏剧全集》国内...
  • 伟大的传记:与陀思妥耶...

活动交流Activities

  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...
  • 中俄举行文学合作交流会...
  • 《钱锺书手稿集•外文笔...
  • 陈众议:写在加西亚•马...
  • 《世界文学》纪念创刊六...
  • “资本语境里的歌德时代...
  •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二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期刊导读 > 2011年 > 01 > 信息摘要

苏联后现代主义文学起源和发展考

【出 处】: 境外出版物 地下出版物 另类文学

【作 者】: 林精华

【摘 要】正如现代性有着俄国变体一样,后现代主义也有俄国特有的版本。俄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从后苏联突然产生的,而是源自苏联,且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。自彼得大帝改革伊始,俄罗斯就以国家形式推动现代化进程,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意识形态以及严厉的新闻报刊审查制度,阻止国民对这种现代化及其国家话语进行反思、批评;而现代化进程却培育出追求个性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,他们在文学艺术中对这种国家进程进行现实主义批判,但在维护俄罗斯帝国框架内的批判性叙述无助于俄罗斯问题的解决。这种矛盾情形在苏联时代尤甚。解冻思潮之后,知识分子在稍微放松但仍然强大的意识形态压力下,或流寓国外创办境外出版物,或滞留国内创办地下出版物,发表了大量以另类方式消解官方话语的文本,形成了苏联后现代主义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第五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通知
下一篇:欧洲怀想与澳洲认同:澳洲双面情结中的归属体验——朱迪斯·赖特论澳大利亚诗歌创作路径
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杂志简介
  • 杂志导读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ICP备案:0505199 Copyright @2009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.All rights reserved
京公网安备:110402450015 号